作者:孙国佑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何给一颗小行星命名?
特别要说明的是:小行星是唯一一类可以由发现者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名字的天体(不可以用发现者自己的名字)。彗星可以用发现者名字命名外,发现其他任何天体,都不可以命名。
给小行星命名,一般分2个步骤。
1,拿到小行星永久编号及命名权。
2,向MPC递交命名建议并获得通过
其实整个过程细说起来,比较复杂,接下来我详细讲解下,这2个步骤。
第一步:拿到小行星永久编号及命名权。
首先想要拿到小行星永久编号,我们首先需要发现一颗未知小行星。当任何机构或者个人,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需要向IAU的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MPC)进行报告,当这个冲日周期内有两晚以上数据时,这颗小行星会给予一个临时编号,相当于一个临时身份证。临时编号由三部分组成(以2011 YL4为例):
2011:发现年份;
Y:第一个字母表示发现的(半)月份。A表示1月上旬,B表示1月下旬……Y表示12月下旬(不使用字母“I”,因为容易和数字“1”混淆,同样原因,车牌中也没有“I”)。
小行星临时编号命名规则对照图
接下来就是需要确定小行星的准确的轨道。需要积累这颗小行星至少4次冲日周期数据(虽然很多7,8个冲日周期还没发布永久编号的比比皆是),只有在冲日周期足够多,数据也足够多,小行星的轨道不确定性uncertainty=0的时候,才可以获得永久编号了。这个过程通常都很长,几年甚至几十年。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后,发现者就享有了该小行星的命名权。另外按照现行的规定,一颗小行星在获得永久编号之后,其发现者获得10年窗口期给这颗小行星起名。过了这个窗口期,发现者就失去优先提名权了。
讲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部分就完了,非也。
有个事情不得不提,网络上有关小行星命名的文章有很多,但实际上真正明白规则的寥寥无几,这面牵扯到命名权归属的新规则跟老规则的变化。而且获得命名权的发现者,多数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小行星的人或机构(是不是跟你想的不一样)。这个跟彗星等新天体的规则是不同的,好比说彗星,谁第一个发现,谁就享有这颗彗星的发现权和命名权。但作为小行星,第一个观测到它的个人或机构,未必可以拥有它的发现权和命名权。听起来是不是很晕,小行星的命名权归属是比较复杂的,大家听我慢慢道来。
2010年之前的老规则,规定第一个上报连续或者相近2晚数据的上报者享有该小行星的永久编号及命名权。
2010年后新规则,规定只有在第一个有2晚以上数据的冲日周期内的第一个数据上报者享有该小行星的永久编号及命名权。
拗口吧!懵逼吧!我用几个例子给大家讲解吧!
例1:这颗小行星命名权给了盱眙天文台D29,发现日期2007年8月13日。因为按新规则第一个有2晚以上数据的冲日周期内第一个上报数据的享有命名权,第一个冲日周期就是2007年,2007年有8月13日,9月3日,2晚数据,D29是这个有效冲日周期的第一个数据上报者,所以命名权归D29盱眙天文台所有。但如果按老规则,命名权就应该归星明天文台C42,2011年12月25日发现。因为C42第一个上报了连续2晚的数据的上报者。
例2:这颗小行星命名权给了我们星明天文台C42,发现时间2011年12月23日。而没有给比他上报更早的691,G96是因为2005,2009年这几个冲日周期内,都只有一晚数据,并没有2晚以上的数据,所以上报这些冲日周期数据的上报者都无法享有命名权,另外2011年12月23日的数据获得永久编号而不是12月22日,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22日的数据上报时间稍晚于23日数据的上报时间。
第二步,向MPC递交命名建议并获得通过。小行星的发现者获得该小行星的命名权,就可以对其提起命名建议,上面刚说过这个命名权10年内有效。如果发现者想好了命名,需要向MPC递交命名建议,并解释命名理由。发现者对小行星命名的建议,会递交给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简称WGSBN,,然后一个由15个专业天文学家组成的工作组对命名进行审核,如果符合小行星命名的惯例及规则,命名就获得通过。
由于WGSBN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在2020-2021年积压了超过500颗的小行星命名,WGSBN不得己改变了小行星命名的审批流程以提高效率,从2021年5月开始,所有小行星命名的发布不在由MPC负责,而是由WGSBN在IAU网站上直接发布公告。公告发布网站:https://iau.org/publications/iau/wgsbn-bulletins/
命名规则
给小行星取什么名字是发现者的权利,但也不是什么名字都可以,需要符合国际惯例跟命名规则。2021 年 12 月 20 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WGSBN),通过并颁布了最新的《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的命名规则与指导方针》。详见太阳系非彗星小天体的命名规则与指导方针(中文版)赵经远译。
该方针对命名的要求如下:
- 当命名在《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公告》(WGSBN Bulletin,以下简称《公告》)公布时,便成为小天体的正式名称。
- 命名不能超过 16 个字符。
- 命名必须使用现代拉丁文。
- 命名必须包含来源名称中出现的变音符号和其他拉丁文扩展。
- 命名不应与行星或小行星的卫星名称相同。
- 命名不能与星座名称相同。
- 命名与已有的相似名称至少要有一个字母不同。
- 发现者提交的命名不应包含他们自己的姓氏。
- 提名发现者可以提交近亲的名字作为命名:配偶、子女、(外)孙子女、父母、(外)祖父母和(堂/表)兄弟姐妹。
- 当巡天团队成员提交近亲(与提名发现者一条所列出的近亲关系相同)的名字作为命名时,不应包含他们自己的姓氏。
命名中的名或姓应按照正常拼写给出。 - 若使用人的全名作为命名,则必须将人名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删去空格、连字符、撇号以及插入的大写字母。例如,“Ewen McTeagle”将会变成“Ewenmcteagle”。
- 地名应按照正常拼写给出。或者,如果提名人愿意,可以选择将地名的多个部分连接起来,但也要遵从前述连接人名的规则。
- 不鼓励使用宠物的名字。
- 以政治(或军事活动)闻名的个人(或事件的名称),在其本人死亡(或事件发生)后的 100 年内不允许被命名。在 100 年的期限之后,WGSBN 仍将慎重决定,仍可能不会批准此类提名。
- 以商业活动闻名的个人也不允许被命名,直到他们去世。他们也应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必须在引文中提及。
- 不允许使用具有商业性质的名称。
- 命名不能包含数字。这里所说的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例如“4”)、单词(“four”)或者罗马数字(“IV”或“iv”)5。
- 非常不鼓励在命名中使用通用词,例如“university”(英文)或“daxue”(汉语拼音)。尽可能使用缩写,例如“uni”。
- 不鼓励使用首字母缩略词。此类命名必须可发音且唯一。作为替代方案,鼓励将创造性 的变体写成普通单词。如果首字母缩略词只能通过拼写字母来发音,则需要使用创造性 的变体。
特殊天体的命名规则
以下特殊天体的命名,必须与给定的主题相符。需用神话命名的天体,可从任何文化的神话里取名,包括现代神话(包括虚构)和更古老的神话来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向所用神话名称来源文化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以确保将该名称用于小天体的做法不具冒犯性。
冥族小天体与冥王星[小行星编号(134340) Pluto]类似,它们是与海王星形成 3:2 平运动共振的天体。
用于命名木星的小型特洛伊族小行星的运动员,首选最短且独特的名称(如果可能的话,仅使用姓或名),而不是被连接起来的全名。
与中国有关的小行星命名
1. 第一颗在中国发现的小行星:瑞华星,永久编号139
瑞华星由美籍加拿大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雷格·沃森于1874年10月10日在北京发现,当时沃森带领一个观测团队来中国观测金星凌日,晚上在观测双鱼座附近星空时,发现一颗11等的未知天体,最后确认是一颗小行星。因为还在中国,沃森请当时管理钦天监和算学事务的恭亲王(道光帝第六子)为这颗星题名,恭亲王在11月2日将其命名为瑞华星,意为“中华吉祥之星”。事后,沃森将其译为Juewa,所以,这颗小行星的完整名称为:(139)Juewa BTW,沃森还将自己1895年发现的第150号小行星命名为女娲,(150)Nuwa。
2. 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中国,zhongguo
1928年10月25日,由在芝加哥学习的中国天文学家张钰哲先生发现于叶凯士天文台,一开始获得临时编号1928 UF。这颗小行星随后获得永久编号1125,并被张钰哲先生命名为中华(China)。但之后,因为没有精确测得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天文学家丢了这颗小行星。(当时小行星的命名还没有现在这样严格规范)
1957年,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张钰哲先生时任台长),临时编号1957 UN1。根据张钰哲先生的意见,这颗小行星替代了丢失的1928 UF,获得永久编号1125,并被命名为中华(China)。
1986年,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并获得临时编号1986 QK1,后被确认就是1928 UF(之前已经被观测到两次,有临时编号1975 VH1、 1981 WY6)。随后,1988年,这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3789,并被命名为中国(Zhongguo)。
1978年,为纪念张钰哲先生在天文学上的杰出贡献,哈佛大学天文台将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编号为第2051号,即:2051 Chang.
3. 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及研究机构
下表汇总了IAU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MPC)记录的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及研究机构,表中仅记录了已经获得永久编号的数据。数据经常更新,可能与实际略有出入。
机构发现(以机构名义上报发现)
序号 | 名字(英文) | MPC名称 | 中文译名 | 发现数量 |
1 | Bejing Schmidt CCD Asteroid Program | SCAP | 北京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 | 1304 |
2 | PMO NEO Survey Program | PMO NEO |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小天体搜寻项目 | 761 |
3 | Lulin Sky Survey | LUSS | 鹿林巡天项目 | 305 |
4 |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 Purple Mountain Obs | 紫金山天文台 | 150 |
5 | Lulin Observatory | Lulin | 鹿林天文台 | 24 |
6 | Shandong University | Shandong University | 山东大学 | 16 |
8 | Xinglong Station(NAOC) | Xinglong Stn | 兴隆观测站 | 5 |
9 | Bej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 Peking Obs | 北京天文台 | 3 |
注:截止到2022年1月,全球有253个天文台发现过小行星,其中中国有9个。
个人发现(以个人名义上报发现)
序列 | 名字(英文简写) | 中文名 | 发现数量 |
1 | Ye, Q.-z. | 叶泉志(天文学家) | 213 |
2 | Lin, H.-C. | 林宏钦(鹿林天文台) | 85 |
3 | Lin, C.-S. | 林启生(鹿林天文台) | 68 |
4 | Hsiao, X. Y. (Hsiao, H.-Y) | 萧翔耀(鹿林天文台) | 18 |
5 | Yang, T.-C. | 杨庭彰(鹿林天文台) | 12 |
6 | X. Gao | 高兴(天文爱好者) | 11 |
7 | Chang, M.-T. | 张敏悌(鹿林天文台) | 5 |
8 | Z. Xu | 徐智坚(天文爱好者) | 4 |
9 | Shih, C.-Y. | 施佳佑(鹿林天文台) | 3 |
10 | Chen, T. | 陈韬(天文爱好者) | 3 |
11 | Tsai, Y.-S. | 蔡元生(天文爱好者) | 4 |
12 | G. Sun | 孙国佑(天文爱好者本站站长) | 2 |
13 | J. Ruan | 阮建高(天文爱好者) | 2 |
14 | Jin, Z.-W. | 金彰伟(天文爱好者) | 2 |
15 | P. Sun | 孙霈源(天文爱好者) | 1 |
16 | W. Gao | 高伟(天文爱好者) | 1 |
17 | Y. C. Chang | 张钰哲(天文学家) | 1 |
18 | C.-H. Chang | 张家祥(天文学家) | 1 |
19 | Y.-C. Cheng | 郑宇棋(鹿林天文台) | 1 |
注:本列表没有涵盖华裔发现者,如杨光宇,Jun Chen等。截至到2022年1月,全球一共有1141名小行星发现者,中国有19人。
4. 和中国相关的小行星命名
注1:此名单不包括华人小行星命名,名单可能有稍许遗漏,欢迎大家斧正。数据更新截止2022年8月。
注2:某些明星所谓的小行星命名因为是子虚乌有的,所以并不会出现在这个列表中。
小行星查询工具